青春“三下乡“|在骄阳下播撒希望 用美育照亮留守儿童世界
发布:2025-08-02来源:商务信息技术学院
        在七月蝉鸣的铜官窑,一场美育的实践活动在陶土中育出硕果。7月19日起,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浪花志愿服务队深入铜官老街,开展以“艺承薪火·美育星河”为主题的系列美育实践活动,为留守儿童打造多元的艺术与文化课堂。团队依托校地共建的美育实践基地,以党建为引领,以美育为桥梁,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非遗文化为使命,充分发挥自身技能与专业优势,在美育实践中践行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红色基因传承  研学之旅砥砺品格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团队组织开展了红色剧本杀和红色文化研学活动。
        团队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剧本杀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沉浸式的体验,感受革命时期的艰苦岁月和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更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革命精神。
        随后,团队带领孩子们前往中共湖南省委旧址和袁仲贤故居进行红色文化研学活动。在中共湖南省委旧址,孩子们参观了革命历史展览,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历史。通过观看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品,孩子们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为了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在袁仲贤故居,孩子们了解到袁仲贤的生平事迹和革命历程后,被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精神所感动。

在袁仲贤故居参观
        特色课程添彩  艺术之光照亮童心
        为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团队精心开设了书法、茶艺、绘画、手语和音乐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艺术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在书法课上,孩子们从握笔姿势学起,一笔一划认真书写,不仅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更培养了专注力和耐心;茶艺课上,志愿者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演示了泡茶的基本步骤和礼仪。孩子们随后自己动手尝试温杯、投茶、注水、出汤等泡茶技艺,在袅袅茶香中,体会到了茶文化的雅致与韵味;绘画课上,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世界,展现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一扇艺术之窗。”浪花志愿服务队队长李宇珍表示。手语课上,孩子们不但学习了基础手语动作,还借助《万疆》等红色作品体会家国情怀;音乐课上,清脆的童声回荡在教室,孩子们在歌声中表达快乐与梦想,孩子们在课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其自信心和表现力。

孩子们与音乐老师一道进行合唱表演
        传统文化浸润  艺术魅力滋养心灵
        文化传承的密码,藏在青少年的审美觉醒之中。推动青少年深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变得尤为关键。因此团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传统文化课程和活动,引导孩子们以指尖触碰文明的温度,用目光丈量历史的厚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团队先后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夏国安艺术博物馆和铜官窑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在博物馆里,孩子们见识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包括绘画、书法、雕塑等。夏国安馆长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每件艺术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赞叹。这场跨越时空的美学对话,不仅让孩子们的艺术审美在惊叹中悄然生长,更在孩童心田播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在陶艺课上,长沙窑铜官陶瓷彩绘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郭跃平女士向孩子们讲解了非遗陶艺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巧。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动手制作,有的孩子制作了可爱的小动物,有的孩子捏出了漂亮的花瓶,还有的孩子创作了独具特色的陶艺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到了陶艺创作的乐趣。他们不仅读懂了《天工开物》里“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匠心,更在泥与火的淬炼中,完成了一次对中华美学的自主诠释。

孩子们体验非遗陶艺技艺
        关爱留守儿童  守护身心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是铜官街社区的特殊群体,因长期缺父母陪伴关爱,易出现心理问题。为关心其成长,团队走访调研当地留守儿童,并开设心理课程进行辅导。走访时,志愿者深入孩子家中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态。针对调研中暴露的情绪表达障碍、自我认同危机等问题,团队开设心理课程,志愿者老师以游戏、故事等形式,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表达和管理情绪,并传授应对挫折压力的方法,鼓励孩子们树立自信、积极面对困难挑战。课堂上,孩子们积极互动,敞开心扉交流,氛围温暖而充满关爱。

志愿者进行走访调研
        安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与保障。为提高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团队开展系列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涵盖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网络安全和消防安全课程。
        交通安全课上,志愿者老师用图片、视频和案例分析讲解交通规则与知识。防溺水安全课上,重点介绍溺水危害与预防措施,提升孩子们的防溺水意识。网络安全课上,志愿者讲解了网络利弊及防范网络诈骗、暴力等问题,让孩子了解保护个人信息等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消防安全课上,望城区消防救援大队铜官消防救援站古金东班长来到活动现场,为孩子们讲授消防知识。主要介绍火灾危害与预防措施,讲解灭火器使用方法与逃生技巧,孩子们还进行了演练,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有序疏散等技能,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与应对火灾能力。 
        小小讲解员登场  宣讲魅力铜官窑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探寻家乡的历史脉络,真切感受特色景点的独特魅力,进而在心底种下对家乡热爱与自豪的种子,团队联合铜官街社区举办了“小小讲解员”活动,让孩子们化身文化小使者,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家乡文化探索之旅。
        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老师对孩子们进行了讲解员培训,包括讲解技巧、礼仪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孩子们认真学习,反复练习讲解,逐渐掌握讲解的要领。

小小讲解员在铜官窑老街进行讲解视频拍摄
        在讲解活动中,小小讲解员们自信地在景点展示自己,介绍铜官窑的特色景点。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流畅的讲解,将铜官窑的历史文化和美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小小讲解员们就像一颗颗文化的种子,他们将铜官窑的故事传播到更广泛的人群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内容丰富、意义深远,青年大学生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结合专业特长,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彰显出勇担使命的青春风采。浪花志愿服务队带队老师吴惠萍说道:“当艺术与信仰结合,美育就有了更厚重的底色。”通过特色课程、传统文化课、红色文化研学、实地调研走访等活动,为乡村孩子们搭建起接触多元文化、提升审美素养的桥梁,有力地加强和改进了乡村美育,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促进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出属于青年一代的智慧与力量。(通讯员  李齐思)

汇演结束后影留念


       (一审:刘灿勋     二审:袁勤思     三审:聂振华)
 
 
公众号
移动门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