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商务职院“行走的思政课”:“星火宣讲”践青春使命
发布:2025-07-25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盛夏时节,烈日如火,对于湖南商务职院“星火”宣讲团的小伙伴们来说,比骄阳更热烈的是他们激动的内心:期盼已久的基地志愿服务终于启程了!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汤艺峰老师的带领下,宣讲团成员喻若涵、曹玉轩、许金霞走进了校地共建“大思政课”实践基地“郭亮文化园”开启暑期志愿服务之旅,通过沉浸式红色研学、专业化志愿服务、创新性实践调研三大模块,在触摸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以青春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打基础:夯实讲解功底,筑牢红色底蕴
首日聚焦“基础储备”,团队在郭亮文化园内开展园区脉络梳理与讲解知识系统学习。志愿者们跟随指导老师研习核心展区,重点挖掘郭亮烈士生平事迹、工农运动历史背景及“郭亮带兵抓郭亮”等经典革命故事。从史实细节核对到讲解技巧示范,从墓碑象征意义解析到情感表达方法,每一环节均细致打磨,为后续实践筑牢知识根基。
循旧址:踏访红色地标,触摸“鲜活教材”
次日,团队走进望城区团山湖村与红色旧址群,开启沉浸式调研。在团山湖村正兴文苑,雷锋同志的日记手稿与为民服务故事让“螺丝钉精神”具象化;燕来新风馆的村规民约与文明实践场景,生动诠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下午,湖南和平解放秘密电台旧址的旧设备、泛黄电报纸,中共铜官陶业工人支部旧址的老窑砖标语,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红色故事藏于砖瓦、见于日常的厚重力量。
观大赛:观摩讲解大赛,解锁动情密码
第三天,志愿者们观摩第五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从选手们的情感表达、互动技巧中汲取经验,评委“先打动自己,再打动听众”的点评更让大家领悟到讲解的核心在于共情。下午,团队在郭亮文化园开展微宣讲拍摄,以郭亮烈士绝笔信为主题,将学到的“情感锚点”技巧融入实践,在镜头前完成从“机械复述”到“情感传递”的转变。
练实战:淬炼青春本领,彰显传承担当
实践最后一日,志愿者们迎来实战检验——接待省总工会来访团队。志愿者在郭亮烈士墓前、革命故事现场,以从容姿态与真挚情感赢得了省总工会的来访团队的高度认可,志愿者学生也实现了从“学习者”到“传播者”的蜕变。
总结收获,提交青春答卷
此次志愿服务,“星火”宣讲团的成员不仅深化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更锤炼了讲解与传承能力。正如团队成员所言:“四天的研学路,让我们懂得红色故事从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需要我们用青春接力传递的薪火。”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做好红色基因的守护者与传播者。
这场“行走的思政课”让青年学子在知行合一中亮出了红色基因的璀璨光芒。汤艺峰老师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暑期社会实践的创新探索,更是落实“大思政课”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继续联合实践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通讯员 汤艺峰)
(一审:邓艳君 二审:袁勤思 三审:聂振华)
打基础:夯实讲解功底,筑牢红色底蕴
首日聚焦“基础储备”,团队在郭亮文化园内开展园区脉络梳理与讲解知识系统学习。志愿者们跟随指导老师研习核心展区,重点挖掘郭亮烈士生平事迹、工农运动历史背景及“郭亮带兵抓郭亮”等经典革命故事。从史实细节核对到讲解技巧示范,从墓碑象征意义解析到情感表达方法,每一环节均细致打磨,为后续实践筑牢知识根基。

次日,团队走进望城区团山湖村与红色旧址群,开启沉浸式调研。在团山湖村正兴文苑,雷锋同志的日记手稿与为民服务故事让“螺丝钉精神”具象化;燕来新风馆的村规民约与文明实践场景,生动诠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下午,湖南和平解放秘密电台旧址的旧设备、泛黄电报纸,中共铜官陶业工人支部旧址的老窑砖标语,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红色故事藏于砖瓦、见于日常的厚重力量。

第三天,志愿者们观摩第五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从选手们的情感表达、互动技巧中汲取经验,评委“先打动自己,再打动听众”的点评更让大家领悟到讲解的核心在于共情。下午,团队在郭亮文化园开展微宣讲拍摄,以郭亮烈士绝笔信为主题,将学到的“情感锚点”技巧融入实践,在镜头前完成从“机械复述”到“情感传递”的转变。

实践最后一日,志愿者们迎来实战检验——接待省总工会来访团队。志愿者在郭亮烈士墓前、革命故事现场,以从容姿态与真挚情感赢得了省总工会的来访团队的高度认可,志愿者学生也实现了从“学习者”到“传播者”的蜕变。

此次志愿服务,“星火”宣讲团的成员不仅深化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更锤炼了讲解与传承能力。正如团队成员所言:“四天的研学路,让我们懂得红色故事从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需要我们用青春接力传递的薪火。”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做好红色基因的守护者与传播者。
这场“行走的思政课”让青年学子在知行合一中亮出了红色基因的璀璨光芒。汤艺峰老师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暑期社会实践的创新探索,更是落实“大思政课”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继续联合实践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通讯员 汤艺峰)
(一审:邓艳君 二审:袁勤思 三审:聂振华)
- 上一篇:美育赋能留守儿童成长之浸润:青春接力传薪火 文化浸润育新苗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