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公益进社区,赋能儿童“我的情绪我做主” ——湖南商务职院“爱向远山行”米兰花心理公益团队在望城区开展特色心理课堂
发布:2025-07-11来源:学工部
“抓到幸运豆啦!”伴随着一阵欢呼,望城区高塘岭西塘街社区活动室内瞬间变成了情绪的海洋。7月9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爱向远山行”米兰花心理公益团队走进该社区,为22名小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课——“我的情绪我做主”。这堂精心设计的课程,旨在帮助6至12岁的孩子们认识情绪、接纳情绪,并初步学会做自己情绪的“小主人”。
面对年龄跨度大、注意力易分散的儿童群体,“米兰花”心理公益团队在前期进行了深入的学情分析。他们精准把握该年龄段孩子“情绪波动大、调节能力弱”以及“认知水平差异大、抽象思维待发展”的特点,摒弃传统说教,创新采用“游戏为主、知识渗透为辅”的互动模式,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情绪管理的“第一课”。
活动伊始,本次公益课程的主讲老师、学院资深心理教师高明老师以亲切的互动迅速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随后,“抓到幸运”热身游戏点燃了现场气氛。当小组代表将手伸入神秘的“福袋”时,组员们屏息凝神;抽到象征好运的黄豆,小组欢呼雀跃;抽到黑豆的小组虽难免失落,却在趣味“惩罚”中发现了别样的乐趣。“原来失望也能变好玩!”孩子们在游戏的起落间,直观体会到所有情绪都值得被看见和接纳。
课堂高潮迭起。“我说你猜”环节中,孩子们化身“小演员”,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情、动作和语言,生动演绎“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绪,引得台下竞相抢答。随后的“看图构建情绪故事”环节,更将认知引向深入。高明老师巧妙融入规则意识培养,引导孩子们有序举手抢答。当孩子们分享“委屈”等复杂情绪时,高老师耐心引导:“委屈是当你觉得受到不公平对待时的感受,想想看?”在老师启发下,孩子们努力构建情境,逐渐学会为模糊的感受“精准命名”,情绪认知的颗粒度显著提升。
课程尾声,孩子们在“情绪画布”上自由挥洒,用画笔描绘一周的心情图谱。一张张稚嫩却真挚的画作中,笑脸、阳光、伙伴等积极元素跃然纸上,也反映了孩子们更倾向表达快乐的本能。活动结束的铃声响起,孩子们仍意犹未尽,纷纷将画作交到高老师手中,期盼老师能读懂他们的“心情密码”,更有孩子热切询问:“老师,你们下次什么时候再来?”
“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一次情绪的启蒙之旅。”高明老师表示,“米兰花”心理公益团队将持续探索将专业心理学知识转化为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助力社区儿童心理健康素养提升,让情绪管理的种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生根发芽。此次走进望城社区,是湖南商务职院发挥高校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一审:张丽萍 二审:袁勤思 三审:聂振华)
面对年龄跨度大、注意力易分散的儿童群体,“米兰花”心理公益团队在前期进行了深入的学情分析。他们精准把握该年龄段孩子“情绪波动大、调节能力弱”以及“认知水平差异大、抽象思维待发展”的特点,摒弃传统说教,创新采用“游戏为主、知识渗透为辅”的互动模式,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情绪管理的“第一课”。
活动伊始,本次公益课程的主讲老师、学院资深心理教师高明老师以亲切的互动迅速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随后,“抓到幸运”热身游戏点燃了现场气氛。当小组代表将手伸入神秘的“福袋”时,组员们屏息凝神;抽到象征好运的黄豆,小组欢呼雀跃;抽到黑豆的小组虽难免失落,却在趣味“惩罚”中发现了别样的乐趣。“原来失望也能变好玩!”孩子们在游戏的起落间,直观体会到所有情绪都值得被看见和接纳。

课程尾声,孩子们在“情绪画布”上自由挥洒,用画笔描绘一周的心情图谱。一张张稚嫩却真挚的画作中,笑脸、阳光、伙伴等积极元素跃然纸上,也反映了孩子们更倾向表达快乐的本能。活动结束的铃声响起,孩子们仍意犹未尽,纷纷将画作交到高老师手中,期盼老师能读懂他们的“心情密码”,更有孩子热切询问:“老师,你们下次什么时候再来?”


(一审:张丽萍 二审:袁勤思 三审:聂振华)
- 上一篇:红色志愿行,五育润社区 ——湖南商务职院七彩课堂实践队长沙市谷丰社区开营
- 下一篇:没有了